【学院简介】2002年,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工程技术分院,2019年更名为机电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7人、全日制在校生2065人。
学院秉承“修身琢业、匠人匠心”的育人理念,以“素质高、技能强、有特长、求发展”为育人目标,全员、全学程、全方位推进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面向吉林省、长春市装备制造、智能交通等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了万余名具有复合专业能力、坚实技术技能、良好职业精神和优秀文化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在积极开展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先后开展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本衔接本科人才培养、高职四年弹性学制试点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在省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十余年的积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数控技术专业
国家级示范数控技术专业点
国家级骨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国家级双高计划高水平建设专业群骨干专业
国家级示范城市轨道车辆技术专业点
国家级示范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教育部生产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
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现在承担的建设项目主要有国家级双高计划高水平建设专业群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长春市机电职教集团)、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等项目,以及校级双高计划教学改革、产业学院(汽车装备制造、轨道车辆装备制造、船舶装备制造)、现代学徒制、双创中心等130余个建设项目。
【专业简介】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瞄准“复兴号”高铁等高端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机电产品设计及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电气控制技术、金工实习、CAD技能实训、三维数字化设计、传感器与自动检测、PLC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产品专题设计等。
【就业方向】就业主要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主要职业类别为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岗位是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和机电设备维修。
2.机电一体化技术(四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东北老工业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掌握机电设备装调、电气控制、智能测控、工业软件及数据安全管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维修业的机电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电设备运维人员、机电设备营销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改、维修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单片机技术应用A、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设备PLC控制与调试A、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现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
【就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四年制)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毕业后主要面向各智能制造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产线设备使用维护,也可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学生部分就业企事业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卷烟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团红旗工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福耀集团等。
机械设计与制造(三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汽车、装备制造企业,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加工、工艺和工装夹具设计、智能制造设备操作、机械产品质量检测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三维数字化设计、成型工艺设计、数字化测量技术、CAM软件应用与实训、逆向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及应用、工装夹具设计、零件特种加工技术。
【就业方向】面向汽车、装备制造企业,能够从事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非标产品定制化设计、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和工装夹具设计、逆向工程技术与3D打印、智能制造设备操作、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智能产线设计等。
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三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吉林省制造产业发展需求,掌握现代智能制造技术及自动控制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智能制造单元安装与调试及维修、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CAM软件应用与实训、数控机床机械装调及检测、数控机床调试及维修、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智能产线操作与调试、智能产线运营与管控。
【就业方向】智能装备操作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智能装备安装调试及维修人员、生产现场管理人员。
4.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三年制)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维保、运营及制造领域,培养具有车辆装调、运用、维护、检修技术,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装调、检修及驾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轨道车辆制动、轨道车辆检修、轨道车辆电气装调、轨道车辆驾驶与管理、电工作业、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长春地铁等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从事地铁(轻轨)车辆驾驶及车辆检修工作,也可在轨道交通制造企业从事轨道车辆装调及制修等工作。
5.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三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轨道交通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地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与自动售检票三大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通信信号设备制造企业、轨道交通相关企事业单位,能够从事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及自动售检票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及应用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维护、轨道交通联锁系统、区间信号设备维护、轨道交通专用通信设备维护、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维护、列车运行自动控制、通用信号设备检修实训、轨道通信设备检修实训、自动售检票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等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从事通信检修员、信号检修员、自动售检票(AFC)检修员、通信技术员、信号技术员、通信系统维护员、信号系统维护员等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