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加强对青年学子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3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凝聚青春力量,助力家乡发展,共赴强国征程"为主题,在学校会议中心举办新学期开学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亚茹、副院长李聪冲、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副院长杨娟主持。


八百余名师生齐聚礼堂,共同聆听五位青年思政教师讲述跨越百年的中国青年奋斗史。活动以历史为镜、以时代为轴。
孙诗淇老师通过影像带领师生重温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四渡赤水、抗美援朝等历史瞬间,展现青年一代在救国图存中的英勇担当。

陈佳琪老师以"四渡赤水出奇兵"为题,剖析红军在赤水河流域的艰难处境与战略智慧,弘扬长征精神,激励学子在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江舶诚老师聚焦特级英雄杨根思的成长历程,解读"三个不相信"精神的时代价值,呼吁青年坚守信仰、迎难而上。

冯淼老师以吉林省工业振兴为脉络,结合红旗汽车、航天科技、"奋斗者"号等创新案例,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学生以智慧投身时代洪流。

杨丽莉老师通过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青年榜样事迹,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吉林发展,在东北振兴中书写人生华章。

五位教师串联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大业、社会主义建设的兴国伟业、改革开放的富国征程,以及新时代的强国宏图,揭示中国青年始终以信仰为旗、以担当为剑的精神密码。

院长李亚茹总结寄语青年学子要躬身实践,为吉林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更是一堂激动人心的梦想课,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是振兴征程上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奋斗者,应当牢记嘱托,携手同行,在吉林全面振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吉林新篇章!